加入社群
#新材料 #新技術 #新價值
導讀
超細纖維(microfiber)的定義說法不一,又稱微纖維,細旦纖維,極細纖維。
通常情況下:一般把纖度0.3旦(直徑5微米)以下的纖維稱為超細纖維。
聚酯類超細纖維,主要用分散染料通過高溫高壓法染色,它上染速度快,勻染性、顯色性、色牢度均差,但移染性、提升性則較好。這些都主要是由于它特別細、比表面積大引起的。勻染性和染色牢度差還和它染色時低聚物容易析出,使染色產生困難有關。海島型超細纖維多半和其他不同規格的聚酯纖維混紡或交織,由于不同纖維的上染速度及與溫度的依存性不同,這也使這類織物染色勻染性和重現性變差,例如它和較粗纖維混紡或交織后,在低溫區,染料在超細纖維上吸附多,顏色也深,而在高溫區則相反,較粗纖維上染料量較多,顏色較超細纖維深,甚至超細纖維上的染料會移染至較粗纖維上,只有在某一段時間兩種纖維上的染料量或顏色、深度才接近,而且這兩種變量接近的時間是不同的,所以這種織物染色的勻染性和牢度非常難控制。
超細纖維染色用的分散染料應該是提升性好,顯色性強,勻染性和重現性好,顏色鮮艷,各項色牢度好以及分散穩定性好的染料。需要選用專用染料染色,目前大多數品種均不夠理想,這是今后開發的重點之一。為了改善染色性能還要配套開發染色助劑,特別是具有勻染、分散、潤滑、增深和減少低聚物的高效多功能染色助劑,它多半是一些非離子和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再與多種有機添加劑的復配物,不同助劑復配對助劑的性能影響很大。超細纖維染色溫度控制最為重要,這類纖維染色起始溫度應低,一般低到40~50℃,特別是高速紡絲工藝(POY、FOY)的纖維在低溫下就有很快的上染速度;其次升溫速度應慢,在接近玻璃化溫度(Τg)即90℃附近宜保溫一定時間,對一些上染速度特別快的染料在110℃附近也宜保溫一定時間,即分二段或三段升溫;最后,最高染色溫度較普通纖維低,約降低5~10℃。即視纖維線密度和紡絲工藝不同,可控制在120~125℃。染色降溫速度也宜低,它對紡織品的手感及平整性影響也很大,降溫到70℃以后才能排液。
錦綸超細纖維,特別是海島型短纖維近年來發展也很快,主要用于生產第四代合成革基布,這種基布加工工藝復雜,其纖維染色難度也很大,主要選用中性和酸性染料染色,所用染料和染色工藝均有特殊要求,我們研究表明主要困難在勻、透和牢幾方面,合成革基布不僅是由海島超細聚酰胺纖維組成,往往還含有其他組成,一些基布多半要經樹脂等處理,同時基布較厚和較緊密,所以在染色勻、透和堅牢方面難度很大。
掃碼加入【功能性紡織品技術交流群】
共創 共建 共享 共贏@印染在線
(責任編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