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預處理
生物處理前的預處理方法通常是物理和化學方法,如氣浮法、吹脫法、混凝沉淀法、折點氯化法等,主要目的是使二級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達到可生化處理的范圍。在預處理工藝中,吹脫法主要是用于蒸氨,氣浮法用于除油
2 生物處理
強化反硝化/硝化工藝是先進的生物脫氮技術應用到焦化廢水治理領域的一種生物處理工藝,使氨氮和COD去除率達到90~96%以上,比較以往的治理工藝,強化反硝化/硝化工藝具有系統適應能力強,運行穩定、操作簡單、成本低、去除污染物范圍廣的特點。
HSB(High Solution Bacteria)是高分解力菌群的英文縮寫,是由100多種菌種組成的高效微生物菌群,其中47種經中國臺灣經濟部標準局的專利認可,專門應用于廢水處理。根據不同廢水水質,對微生物篩選及馴化,針對性的選擇多種微生物組成的菌群并將其種植在廢水處理槽中,通過對微生物生長不息、周而復始的新陳代謝過程,分解不同污染物形成相互依賴的生物鏈和分解鏈,突破了常規細菌只能將某些污染物分解到某一中間階段就不能進行下去的限制。其最終產物為CO、H2O、N2等,達到廢水無害化的目的。
3 深度處理
當前國內焦化廢水處理主要依照的標準是《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COD一級標準是100mg/L,氨氮是25mg/L。隨著國家水質標準的提高,主流工藝AO及其變形工藝對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進行的二級生化處理后,出水要達到回用標準可能還有一段距離,尤其是COD的去除率有待進一步提高,需要進行深度處理。在深度處理工藝中,高級氧化憑借其反應時間快、去除污染物徹底、處理后的廢水可完全回收利用等優勢,專家預計不久會用在各種廢水深度處理中,尤其是高濃度工業廢水領域。此外,膜處理技術也有其自身的優點,如高效的分離過程、低能耗等,而且隨著膜技術日益成熟,相信也會用于廢水的深度處理中。